第89章(2/4)

于是大家更加觉得常喜乐了不得,这屋子还没有种进去,就开始沾了他的福气!

如此一来大家对他越发膜拜,完全把他当做神仙来拜了。

现在村子里包括其他村的人家里有孩子的,或是生病都要到常喜乐这里讨福气。

常喜乐也并未拒绝,如同原身一样会给每个新生儿起个名字,每次还会抱一抱让孩子沾到所谓的福气。不仅如此,还会给家长说一些关于养育孩子的常识。他虽然没有养过孩子,可后世关于孩子的话题信息实在太多,所以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他也就会知道。

而这里有些育儿观念是不正确的,本来这里的孩子就容易夭折,再加上错误的观念,更容易导致孩子的早逝。所以他尽可能让大家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的存活下来。

大家非常信他的话,虽然有些理念和大家所知的完全不同,却也都听他的话,将一些不良习惯改过来。比如不会再大人把东西嚼碎喂给孩子,而是尽可能的熬烂。又或者新生儿什么时候可以添加辅食,一岁以内不可以吃蜂蜜等等。

兴许他的叮嘱有了效果也或许是他真是个有福气的,经过他手的孩子还真的很健康,没有出现小小年纪就夭折的。常喜乐估计这是因为他很认真叮嘱,先不管内容对一个孩子有多重要,但是他认真了,家长们带的时候也更加仔细,也就不容易出岔子。

普通百姓因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不少人还没法达到质上,也就没有太多精力放在养孩子上,多是记得喂一口饭饿不死就行。如此一来体弱的就很容易夭折,而活下来的也都是很皮实的。

而有那些生病的来寻常喜乐的,他会根据前世经验给一些意见,但是最后都会让他们去看大夫。他发话这些人也就去了,而不是去找什么巫婆之类的。

村庄里的人不少信巫婆巫师胜过大夫,那些巫婆巫师虽然也不尽是坑蒙拐骗,往往也是有一两手的,所以给些万金油的方子偶尔也能蒙对。但是到底不是正经大夫,更多时候就是耽误病情了。

大家信常喜乐的话,也就会去正经找大夫,也就更容易被治愈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使得大家更加尊敬常喜乐,他的话越发有威信。

除了这些,常喜乐的庭院里还有一处凉亭,里头有石桌石椅。空闲之时可以到这里纳凉,品茶下棋。而凉亭旁边种植着香樟树,还能防御蚊虫。两棵香樟树中间还吊起了用绳子编的吊床,躺在上面那叫个舒坦。

另外一棵距离此地较远的地方大树上则挂着秋千,在那晃一晃也十分有意思。

因为地方没有那么大,所以这些都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是层层叠叠,交错有序。每一层面都有着别致风,瞧着倒是比一大块平底的院子房屋要显得更加雅致。而通往那些地方的路面都是用鹅卵石铺的路,平时踩着赤脚走在上头,还能按摩穴位,可谓天然的指压板。

其他兄弟的院子也各有特色,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和常喜乐的审美建造出来的。而正堂的屋子是最高大的,象征着这个家的核心。里头的摆设都不是按照这里的习惯席地而坐,全都用上了桌椅。

布置也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中正上房是两把椅子,两侧则各摆着四把,每两把之间隔着一个小茶几。桌椅样式是根据明清款式做了一些改良,使得更加舒适,且显得并没有那么威严。

常喜乐虽然希望家中有规矩,却也不希望彼此之间太过生分隔阂,他更喜欢其乐融融的模样。

除了之前盘算好的练功房和大书房,常喜乐还在很宽敞的一块地方建造了娱乐角。这里有滑滑梯、秋千、沙堆等等,最适合孩子们过来玩耍。

其实常家孩子还真不缺地方玩,可常喜乐就是想建这么个地方,总觉得有孩子就得有个游乐场才完整。

总之,宋挽呈看过一遍,觉得羡慕极了。虽然论漂亮程度,还真没法跟他从前看过的大户人家相比,人家光一块砖上的花纹那都是极为讲究的,常喜乐却并没有把力气花在这种上头。

就如同常喜乐自己说的那样,最注重的就是实用舒适二字,至于美观虽也讲究,但只是注重协调性,看着舒服就成。所以他走过一遍,就觉得非常的舒坦,一眼就能看出这屋子的主人是个会享受的。

“你以后若是有空莫要忘了常回来看看,你的屋子我会命人经常打扫。虽不敢说完全不让别人住进去,不过肯定能保证你回来的时候和你离开时候一样。”

宋挽呈甚为无语,“你这是什么话,莫非还要让别人住我那屋子不成?”

常喜乐笑道:“若实在腾不开自然不会让你那屋子浪费,况且屋子若是没人住更容易坏。你的还是竹楼,更是如此。”

宋挽呈摇了摇头,若是别人即便这般做,也不会特地说出来,甚至还要奉承一二,说这里永远只为他留着,听着多让人心里舒坦,可常喜乐偏偏就不那么干,实诚得让人想打一拳。

不过,看看旁边长得越发高大的常昱,他也想想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