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投降(终)(2/2)

下明显对德国有用的一部分,剩下的那些权势团体的问题全都扔给了张伯伦处理,信任他有的是措施和上这一摊子稀泥,魏尔勒可没有那份闲心听他们在那里扯皮。

对于英国的处理,这一点在统帅部里一度引起过不小的争执。布劳希奇与其代表的一批老国防军将领们,他们大都亲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少人的亲朋好友在那次战斗中丧生,他们全都是战后十万陆军的成员,目睹过德国遭到的洗劫与损坏。经历过战后魏玛时代的萧条与哀凉,他们对这一切哀剧的始作俑者协约国各国,特别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布满了厌恶与仇恨。

所以对于英国的处理。老家伙们大都主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当年英国事怎样耻辱与打压德国的。现在德国就应当十倍百倍的加以返还。这些老兵们不但请求彻底解除英国的武装,还要掠夺这个国家的财富,摧毁这个国家的战斗潜力,从基础上杜尽一切能让英国东山再起的机会,终极目标是将她变成一个三流甚至四流国家,令其再也没有能力在欧洲事务上指手画脚搞风搞雨。

而另一派则是以约德尔为首的所谓稳健派,他们的意见是以德军现有的气力根本无法完成以上的那些目标,其中的操作难度并不比目前的任何一场战斗要小。他特别指出了英国还拥有大批的海外国土和附属国家。除非德军持续攻占下这些区域,否则就谈不上摧毁英国的战斗潜力。他提示统帅部的同寅,英国还有大批的海外驻军,皇家海军还保存有几支实力不弱的殖民地舰队,一旦把英国人逼急了,等候德国的就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付出的代价将是德国目前无法遭遇的。

他认为以现在的局面来看,德国最好的选择就是见好就收,或答应以用强硬的态度从英国人手中篡夺一大批利益,但是要把持在英国人的心理遭遇领域之内。一次性解决看上往挺诱人。但是这头猎物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过于宏大,囫囵吞下只会伤到自己的肠胃。他信任德国以后必定会日益壮大,到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蚕食并削弱英国的气力。总有一天可以完成布劳希奇等人的期看。

终极徐峻出面禁止了两派的争辩,他明确的表现,在这个问题上他偏向于稳健派的见解。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会在对英问题上会手软,必需要让英国承担起战败者的责任,该施加的处分尽不会因此减轻几分。

既然元首拍了板,德国政府内部的基础论调就此断定,事后徐峻很是褒奖了提出意见的约德尔一番。他可不会告诉别人,约德尔实在只是他的应声虫,他需要有人站出来转移统帅部将领们的视线。减轻他们对英国处理方案的怀疑与不满,到时候将军们只会认为是约德尔从中作阻塞拦了对英国的报复举动。而不会把矛头指向真正的幕后推手英俊潇洒的元首大人。

八月二十九日下午六时整,在德军彻底占领伦敦二十个小时之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英国广播电台向全部国民宣读了一份诏书。他以上帝赋予他的神圣王权以及英国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向所有大英帝国子民发布,他作为大英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承认英国已经在这场战斗中战败。

同时他发布战时内阁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以英国国王的名义发布现任议会即刻解散,择日重新进行选举,同时他任命张伯伦为首相组建临时内阁,与德国政府展开和谈。

并且他还以大英帝国三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大英帝国所属一切武装气力立即结束所有的军事举动,结束与德国之间的战斗状态。在德国实际把持领域内的英国武装部队和武装平民立即结束敌对举动,并且向就近的德军交出兵器,或者在驻地自行解除武装。

乔治六世在演说的结尾向那些在这场战斗中就义的臣民表现了哀悼,并且对无数在这场战斗中做出无私奉献的帝国国民们表现了感谢。从这一刻起,这场持续了快一年的欧洲战斗终于到了终结的时刻,世界将会迎来和平的曙光。

不过,事实真的会如此简略么?

月初第一天求月票,请各位把月初获得的那张保底月票投给本书,上个月的月票战太复杂诡异,我也不想多做评述了,这个月我盼看大家能够持续支撑本书,获得更高的排名,同时给我更多创作的动力。

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