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筹谋(2/2)

汁后放进了嘴里。

日本此时和欧洲方面有着很多贸易往来,日本的产品在那时候是以粗制滥造品德拙劣而驰名世界,除了本地生产的生产原料,国内的产业产品根本无法打开欧洲市场。毫无国际竞争力的日本产品只能向更加落后的中国市场进行倾销,这些产品在欧洲人眼里是设计落后工艺粗糙的劣等货,在落后的中国却成了价格便宜设计先进的东洋高级产品,日本货物的倾销对中国国内刚在起步阶段的民族制作业和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利益冲突逼迫中国的工贸易者发起了回击,加上日本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内肆意插手中国事务,对中国犯下了累累暴行,中国大众心中早就对这个贪婪残暴的邻国存积了太多负面的情绪,稍许一个火星就能点燃起大众滔天的爱国热情。更别提有专人在背后全力推动了。那一阵子日本人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抵制日货了,每次中国掀起这种风潮,日本经济立马就会倒地不起。

日本陆军挑起侵华战斗,除了其本身的战略目标之外,何尝没有各大财阀在背后的大力鼓动,日本商人们想要凭借武力强行占领中国市场,可以肆无忌惮的向中国倾销他们的便宜商品。但是市场份额是限度的,日本的倾销影响到的不光是中国的制作业,还有大批投进中国的外国资本,特别是欧洲各国的贸易商行。在日本的占领区域被日本人应用各种手段强行排挤出了市场,欧洲的跨国贸易巨头们早就不满足日本这种贪得无厌的丢脸吃相,只是苦于欧洲的武装气力大部分被牵制在本土,对于远远的东方有些鞭长莫及。

那么现在到了欧洲能够腾出手来的时候了吗?徐峻的答案是否定的,欧洲本身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解决,光是稳固战败国局面就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摆平的问题。在欧洲各国的大众心里,此时战斗已经结束,人们正在憧憬生活能够恢复战前的和平与安定。

政客们也只有少数才干清新的认识到要挟并没有过往,相反正在慢慢积蓄。所以在短时间里各国的国内政策只能选择屈服民意。这时候需要的稳固社会与重建秩序,尽对不能给百姓施加过多的压力,那样必定会动摇民心。

于是如何让大众重新认识到战斗的要挟并没有消散,而又不会造成恐慌性的骚动。对于各国的政府的宣传媒体来讲这将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此时在亚洲爆发的冲突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当然要全面的加以利用。德国还可以以此作为理由,使得欧洲各**工生产系统的整合举动加快过程。

同时法国陆军也有了充分的重新武装与扩充的理由,欧洲联合部队的整编方案也可以趁机放到台面上让大家讨论。而不用担心各国大众心里产生反感。由于之前的战斗打的过于惨烈,目前欧洲各国反战呼声高涨厌战情绪弥漫,成千上万的战斗受害家庭都成了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战前那些态度强硬的鹰派政客全都遭到了大众的清算。比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法国总理雷诺,已经被媒体曲解丑化成了嗜血的战斗贩子与为了个人私利而挑起战斗的疯子,遭到了两国大众的唾弃和敌视,天天都有无数的信件寄往英法政府机关和关押他们的监狱,请求立即判处这两个祸国殃民的战斗狂徒逝世刑。

徐峻正好借此机会重新唤起欧洲人的同仇敌忾之心,毕竟东南亚居住的可不光只有法国人,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在那里都有移民。比如英国,目前是对亚洲局面是最为在意的国家,特别在战败之后,女皇的皇冠上的宝石印度,其生产的资源和获得的财富以及宏大的人力,对于英国国内的恢复与建设已经盘踞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创造亚洲局面不稳,英国人会第一个跳出来请求向那里增兵。

至于那一大堆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事实证实要害的时候除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其他的一个都靠不住。特别是对岸的加拿大,甚至一度还想要浑水摸鱼吞并英国在美洲的资产,成果创造英德签订了同盟条约,立马节操都不要了,二话不说就爬回宗主国跪舔,把英国议员们实在恶心的不行,恨不得把那个加拿大特使一脚踹出西敏宫大厅。

由于宗主国拥有宣战和媾和的全权,所以英国投降之后,一堆随着宣战的英国自治领也都向德国提出了停战。澳大利亚是保持到最后的,等到他们惊奇的创造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亚还在与德国处于战斗状态之后,思维总是慢半拍的袋鼠们这才创造又被宗主国坑了,不过日后这却成了澳大利亚人向外人夸耀的题材。

现在自满的澳大利亚人不会知道,德国元首已经把眼力放到了这个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英国自治领上,澳大利亚的地理地位决定了,假如想要守卫东南亚,他是一个精良的后方基地,一旦东南亚局面失控,他也能成为最好的避风港。

月初求月票,上个月终极冲榜失败,同类里也被好几本小说超过,我也不想多说了,请支撑我的书友,在月初投一张出发点送的保底月票给本书,作为对我的勉励和支撑,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_2();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