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雅静一日谈(1/2)

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谢谢。

…………………………………………

对于范志成的优秀,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到,范行健确实想认回这个儿子,但在范老爷子处,几次和范志成相遇,范志没给他好脸色,甚至懒得理他,这叫他恼火,也就熄了这份心思。

范志成现在很忙,真是没心思搭理范行健,去爷爷家看望老爷子,也基本都是林清芳的意思,范志成对老爷子仅有一丝尊敬,亲情真的谈不上。

96年九月初九,华国举办了的全国诗词大赛,题材不限,在赛事上,一首《青玉案.元夕》惊艳了众人。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人看到词牌名,再加上对诗词的理解,就知道这是描写花都的,宝马雕车被人为的理解成花车,鱼龙舞更是符合当地的舞龙等民俗,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女子元宵节头上的配饰,这里作者明显指的是花都的美女,重点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应该是作者在花市上寻找自己的恋人。

作者使用的笔名,青莲剑仙,在当时虽然很流行,但也给人很二的感觉,这自然是范志成,他本想在98年元旦过后让这首词面世,但互联网上的急迫,对‘百度’俩字的需求,使得他在这次诗词大赛上,把这首千古名作拿了出来。

这首词引发的轰动效应,是范志成想不到的,在了解他的成绩,以及他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后,京城大学文学院直接给了他免试升学的资格,范志成欣然应允,也就是说,他高考无论成绩如何,也能进入华国的最高学府。

范志成心满意足,这可是靠他的实力获得的,而不是赞助而获得的入学名额,这完全填补了他对上一世的怨念,想想少年成名,上一世的韩寒,还有朗朗,谁也没他牛鼻。

但这次不是音乐上的创作,一个从小生活在英国的少年,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词?到底还有迎来了部分‘文化人’的质疑。

这次范志成没有如以往那样,拒绝媒体的访问,而是上了华视的访谈节目‘雅静一日谈’,华视是这个世界华国的央视,而‘雅静一日谈’,是著名的华视主持人李雅静,主持的华视唯一的人物访谈节目。

李雅静三十多岁,气质出众,很知性的一个美女主持人,她的父母均是京城大学的教授,可以说家学渊源,面对她的采访,特别是作家、知名学者,有没有文学底蕴一试便知。

此次接受采访,不是在京城,而是选择在花都范志成的小别墅,整整一天,范志成陪着李雅静和节目组,先是晨练,然后请李雅静吃早点,最后带她参观自己的居所,最后在二楼她的书房内,范志成接受了李雅静的专访。

外人都在等着周六播出的‘雅静一日谈’,有些人把这个节目当成了‘照妖镜’,想看看范志成的原型,就连李雅静的父亲也对范志成极其的感兴趣,在李雅静采访完范志成,刚回京城,还没来得及洗漱,她父亲的电话就追过来了,就是想第一时间知道范志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李雅静就回了父亲一句话“您老赶快收他做学生,下手别慢了。”

哪怕得到女儿的提醒,李正信教授还是慢了一步,范老爷子直接给范志成找了个老师,京城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熊择勤,俩人算是交情深厚,而且来往密切,在范志成把《血字研究》手稿交给范老爷子时,范老爷子就邮寄给熊择勤,并得到他很高的评价,以后的几期都是如此,这时应老友的请求,熊择勤毫不犹豫的答应收下范志成这个学生。

范志成没有反对,以后他到京城大学,有个副院长照顾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范老爷子一片好心,他也没法辜负。

这一世的‘雅静一日谈’,就仿佛上一世的‘艺术人生’一样,范志成算是年龄最小的受访者,当天播出时,只要是收看的人,无不对气质出众的范志成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他那一身修身西装,甚至一些配饰,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受到的英国贵族教育的影子,优雅的谈吐,沉稳的姿态,君子如玉不外如是。

节目中吸引大家眼神的,不光是范志成,还有他书房内的书籍,镜头一进房间,因为书架的排列,还有镜头角度的原因,给人一种进了图书馆的即视感。

在下面范志成与李雅静的轻松、惬意的交谈中,观众对范志成的文学底蕴、古文知识,简直是到了仰止的地步,李雅静提出的问题从开始的简单,到最后的晦涩难懂,范志能对答如流,而且引经据典,电视中的李雅静明显有点愣怔,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如此,最令观众们难忘的是,在范志成请李雅静参观他收藏的书籍时,李雅静随机抽取的书籍,里面被标注的语句,范志成不用看就可以告诉李雅静,他写的标注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试过几次,均是如此,不仅李雅静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对此叹为观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