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不同寻常(加更求稳收)(1/2)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厚脸皮顶锅溜~

宝贝儿们有票票给叶叶存着哈?

求稳稳妥妥的收藏哦~

------题外话------

李璟立时囧了!家里这四老争宠的,算肿么回事么?

“白疼了白疼了!妞妞不想阿太,白疼了!”

李太奶牙齿漏风却不甘示弱,耷拉着盘成发髻的皓白华发,嘴巴瘪瘪的,松弛的脸上布满委屈。

“也不想阿太了?”

李爷脸上从李璟进来起,便笑开了花,连连点头“想想”的应和。快要101岁的李太爷不乐意了,捻着花白一把的尺长“美髯”,鼓起腮帮:“妞妞不想太爷爷啊?”

秒懂了李奶奶心里话,李璟笑开了,急忙送关注,“阿奶,妞妞很想你!”又对着晒得黝黑的干瘦七旬老头道:“阿爷想我没?”

68岁的李奶奶巴巴儿的盯着好久没见的孙女,在老婆婆面前敢怒不敢言。

太奶奶挤开儿媳(李璟的奶奶),把宝贝曾孙女按在自己跟老头子中间。95岁的没牙老太乐的像个孩子。

暗暗抹掉眼角水汽,李璟站在满屋人堆里行了个标准的古礼,将将要跪下被太爷洪亮的声音喝止:“妞妞坐太爷边儿上。”

红光满面的二伯爷、黑瘦的李璟爷爷依次挨在太爷手边坐下。太奶手边站着李奶奶,满面柔和笑容的她,跟李爷夫妻相十足……

进入堂屋,李璟一眼就看到坐在正位的太爷、太奶!虽然经历昨晚突来的惊吓,加起来年过200的白胡子老头、没牙老太太,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

昨晚凤巢山上的洪水冲下来,淹塌了上年纪的祖屋,太爷太奶、阿爷阿奶,李母以及受伤的李父便借住这边。秦时月被旁边九叔爷的大孙子叫去,跟一群大伙子住了。

“姑奶奶来了?”0多岁的白胖少妇,族兄李玢的妻子吴海蓝迎上来,亲热的挽着她往里走,不忘高喝通报:“宗妹妹来了。”

“爸爸妈妈,我把宗姑姑领来了!”其他娃纷纷散去,李友莉领着最的男娃喊着进了门。原来两只不点儿是二伯爷的子孙。

可此刻站在他家门外,怎么心里各种不舒坦?总有些不同寻常的怪异感?

前世老爹电话里提起此事,李璟边羡慕二伯爷儿子孝顺,边为自己能力不足而羞愧,倒没想别的。

二伯爷的儿孙都在秀安跑建筑队,他家算是李唐村最富足的人家,有钱盖了新房,似乎合情合理。

二伯爷是李璟亲爷行二的族兄,90多岁。年轻时带李璟她爷跑过码头,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比如面前这栋透亮的层洋楼,正是去年二伯爷的儿子们给他建的。

幸亏接二连三的洗髓帮了大忙!不但两世的记忆清晰呈现,今生更是大脑清明、过目不忘,翻记忆跟翻电脑存储似的方便准确。

原本离家太久的她,很多记忆伴着10年的磋磨变模糊了。两个月前的她还记不清族人的脸,甚至家人也只有个空白的轮廓,等看到本人才能把轮廓填满。

到了二伯爷的新宅外,李璟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

*

眼神闪闪加快步伐,李璟现在迫切想和风水大师的太爷聊聊。另外看看用稀释的原水给老爹擦过的腿,好了没?若他无大碍,赶紧把包地的件交上去……

连日来遇到的事,以及镇上几位族叔伯密告她的形势,令人不得不多想:祖屋的倒塌,与风水阵内民居重建有没有联系?

只是有两点不对头。其一,族里人何时富裕到扎堆建新房?其二,为何拆掉重建的位置,偏在李唐村风水大阵的布局之内?

这本来没什么。李唐村历史久远,千五百年下来建筑更新换代是常事。譬如李璟家祖屋塌了,她还预备重建呢。

有的被拆除的宅基上堆了建房的红砖圆木;有的能看出新宅的大致轮廓;有的却拆成一堆瓦砾土堆……

“嗯?”突然,左侧山下牌楼到晒场的民宅引起她的注意。那里本该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的古老民居,现在却有好多处换了模样?

水淹稻田颗粒无收、山坡梯田的破败,烂泥糊满斑驳石路,祖屋倒塌的烂摊子,三山九峰的绿树与裸露的山石并存……

怀抱最孩子的李大妞,发动机甲增强视力。目之所及的李唐村,一派凄惨破落的模样。

孩儿们见她笑了,顿时欢呼一片,手拉手当前领路。

李璟下意识收紧手臂,蹭蹭怀里男娃天真的脸蛋,转开脸笑的勉强,“走吧,吃饭去。”

所以生在蜜罐里的女孩,真不懂稻田遭灾的含义。其他几个留守的孩,年龄最大的不过5岁,哪怕隐约知道什么也懵懵懂懂。

城里出生长大的她,只偶尔暑假跟爸妈回来看太爷。而太爷的房子是村里最漂亮的,谁家也比不上。

11岁的李友莉大而亮的黑眸里冒出无数个问号,不懂漂亮的宗姑姑为何停在泥巴田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